无锡,简称“锡”,古称新吴,江苏省地级市,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
2018年年初,无锡成功跨越万亿GDP大关的喜讯传来时,城市发展的新高度带给市民满满的自豪感。作为一个无锡人,在展望无锡美好未来的同时,不忘探索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的起源。
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里,共包含工业遗产100个,而无锡的永泰缫丝厂、茂新面粉厂就在名单里,这是多么令无锡人感到骄傲的一件事。
无锡的民族工商业至十九世纪末已悄然兴起。1896年冬无锡第一家工厂——无锡业勤纱厂建成投产,使无锡从此有了无锡人自己的工厂,之后,一家家工厂、商号陆续建成开业,由此,无锡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
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抗战前夕,无锡已有315家工厂,产业工人6.3万人,在全国六大工业城市中,年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广州,名列第三,创造了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奇迹,为此,无锡被誉为“小上海”。
为了更加了解无锡的民族工商业发展历史与文化,我特意来到了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作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无锡市区保存最完整的近代民族工业旧址。
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位于振新路北端。博物馆以无锡茂新面粉厂(原名保兴面粉厂)保留保存的老建筑为基础,保留并修复原有的生产设备,集中展示面粉加工工序流程。
走进博物馆大厅,一直能望到三楼,室内空间大气高挑,在那个年代绝对属于标志性建筑。馆内馆外放置着各种代表着民族工商业在那个年代的机器和物件,展示着中国民族工商业辉煌的历史。室内还有展板,详细介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起源、发展历史。
随后参观了荣德生、荣宗敬两兄弟创办的茂新面粉厂旧址。工厂原有厂房,大麦仓库,制粉车间以及办公楼等都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建筑,至今任十分坚固,外形保存较好。
说起我国的民族工商业代表,无锡的荣德生荣宗敬兄弟绝对是排得上号的,战乱年代里的“面粉大王”,新中国时期的“红色资本家”,他们依靠实业兴国护国,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传奇的一篇。荣氏家族最早创办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和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的一个缩影,是研究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历史的重要佐证。而茂新面粉厂,正是荣氏兄弟的发轫之业。
面粉厂对面开辟的发展简史馆,以时间为阶段,用上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介绍了面粉厂在起步、国内革命、抗战、新中国重组等一系列大事件中的变化,这家面粉厂在风云际会的20世纪的所有遭遇,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随后我参观了民国商贸一条街,领略了锡城当年的名店,名牌,名产,如世泰盛,王兴记,穆桂英等开业时的空前盛况。置身于各具特色的老店铺中,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民国时代老无锡的别样风情将一览无余。
我参观的第二个地方是无锡城市规划展示馆,展示馆共三层,从底楼起依次为“历史馆”、“现代馆”、“未来馆”。历史馆以无锡建城历史为主题,以城市地域风貌和工商市井特色为背景,分筑城史话、锡城遗韵和运河穿城三大主题,展示了城市发展的轨迹,同时很贴心的特意再现了无锡的“水弄堂”、“米市”等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场景;现代馆分“古城记忆”、“城市演变”、“时代新颜”三部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无锡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未来馆展出了最新的城乡规划体系,既有无锡在长三角大格局中的战略发展规划,又有无锡空间布局、交通路网和产业、旅游、文教体卫设施等专项规划,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未来馆中找到与自己休戚相关的发展蓝图。
场地复原了运河码头和旧时商铺,水弄堂的场景,激起我对古城无锡的美好回忆,看着自己居住学习和生活的无锡,从以前破落的茅草屋到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我不禁感慨到:无锡真不愧是一个鱼米之乡。
被誉为中国近代实业家成长“摇篮”的无锡,民族工商业文物史迹比比皆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大批有识之士在这里创办了大量实业,中国最早的商办棉纺企业和第一家商办银行都在无锡诞生。近年来无锡市积极对民族工商业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目前已控制保护了74处相关史迹。丰富的民族工商业遗存不仅是无锡独具特色的历史文脉,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的缩影,透过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这个窗口,世人将窥见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百年风貌。
20世纪以来,作为上海腹地,无锡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杨宗濂、杨宗瀚,荣宗敬、荣德生、周舜卿等人纷纷创办企业,形成了杨氏、荣氏、唐氏等近代民族企业,这也奠定了无锡的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地位,由常州府辖下县城一跃成为中国最大工商业城市之一,经济水平一度超过了常州、苏州。
让我们共同期待无锡的未来发展的更好吧!
商务日语61632周玥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