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系列学习之九:感受道德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18-10-23
|
关于爱国主义的几种错误观点及评析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作用下,一方面随着商品、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打破民族国家界限流动,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度日益紧密,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流动和经济发展的格局均显示出不均衡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全球化语境下,作为观念形态的爱国主义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态度和答案。在这些众说纷纭的答案中,不乏一些不理性甚至错误的观点,冲击着爱国主义思想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理性爱国行为,需要我们从理论上给予正确的澄清与回答。 一、爱国主义过时论 爱国主义作为对祖国的深切关怀之情,尽管也强调胸怀世界、兼顾世界利益并能超越狭隘民族主义,但最关键的还是要以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民族的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奋斗。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人们交往的划时代变革和“地球村”观念的传播,“爱国主义过时论”也常常出现在人们的争议中。主张“爱国主义过时”的观点认为,世界市场已经建立,国家界限已被打破,人类文明也在走向融合,“地球村”正在形成,人们生活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集体中,凡事应该以国际社会为重,民族主义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民族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危险的时代错误,应该被历史潮流的所摒弃,无需再谈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和爱国主义。 这种观点看到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资源共享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没看清楚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从而夸大并美化了经济全球化,并抛开民族国家利益去空谈人类利益,在客观上严重影响了人们长期以来的根深蒂固的民族国家观念,淡化了人们为国奉献意识和国家安危意识,消弭了社会共同价值观和民族凝聚力,其实质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观点,原因主要有:一是一些学者、知识精英过度鼓吹“全球民主化”、“普世文明”、“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宣称“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民族国家的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已经过时”[1]等,让人们形成一种自我殖民化的思维定势,自以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已经不存在了,人们都住进了地球村,当上了世界公民;二是一些采用降低人格甚至国格的途径和手段去招揽生意的经济活动,如上海等地某些商家打出的“大日本”和“昔日法租界的风光”等广告,让人们在经济消费中不知不觉地淡化了国家主权意识、民族尊严意识和民族国家观念;三是一部分民众的理论水平较低,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把全球化现象进行了夸张和臆想,从而忽略了经济全球化中维护民族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事实上,经济全球化不仅不是对民族国家的消灭,而是带有明确的民族国家利益目的的,其实质是新自由主义推行自己主张的一种手段,是“全球国家和民族的解体,迫使各国政府放弃干预经济的权利,听任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巨头操纵世界经济,听任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挟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美国利益为中心,制定影响全球各国的经济政策。”[2]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仍然需要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行动的指向标,即要“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3]在正确把握一切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前提下,始终自觉、勇敢并善于捍卫我们国家的正当利益。 二、强势爱国论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人对其所属的国家或群体的热爱,对其制度的忠诚和对其国防的热情,首先表现为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但这并不是说,要排斥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发展,而是要在拥有对国家的积极认同与对同胞的特殊关切的同时,容纳“他者”。而在经济全球化中滋生的民族主义语境下,逐渐生出一种“强势爱国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国际地位形象,我国都已经得到巨大的提升,具备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抗衡的实力,应该在我国国家主权、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时,以强硬态度保护我国国家利益不被侵占,以强悍的姿态对世界说“不”。 这种观点实质上是一种缺乏国际视野和人类情怀的民族主义,它有助于强化民族自尊心、自强心和自信心,有助于民族独立,唤起人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保存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为政治统治提供了某种合法性基础,但也容易使人们在对待民族问题、国家利益方面,失去了理性分析判断的能力,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祖国的文化和文明,易产生盲目自大、排外心态,或者纠缠于历史恩怨,易产生过于敏感、敌意的报复心态和不理性的“爱国”行为。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以一种独立的话语姿态出现在学术界的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人们不能正确的认识爱国主义,以为爱国就是对外强硬,就是排斥外国的一切文明,抵制外来商品,甚至认为爱国就是不择手段的激情表达。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人们日益高涨的民族自尊意识和国家主权意识,再加上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和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使得人们在面对周边国家基于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对我国国家主权的挑战,及国外敌对势力在我国境内进行分裂主义的传教活动,挑起事端激发暴力恐怖主义和民族分离运动的行为,容忍度下降;三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间文化差异和价值冲突,媒体有意无意渲染扩大,从而引发各国、各地区人们以爱国主义的标签表达相互排斥和敌视,并以民意裹挟政府表达对外的强硬姿态。 随着世界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国与国之间基于民族利益而发生的摩擦和冲突必然不可避免。但是这些摩擦和冲突产生原因却是多样的,如果只是因为误会、价值观的不一致等原因造成的摩擦和冲突,而且对冲突方的力量比我们强大或势均力敌时,强硬的姿态只会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抵制外来商品,从表面上似乎在维护民族利益,实则不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互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双赢”的。盲目抵制外来商品,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关在了世界文明大潮制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一个理性的国家,不但要和友好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与交流,而且还要化敌为友,加强合作与交流。至于用那些不择手段地方式来表达的爱国激情,如打骂诅咒等,不但于爱国无任何补益,相反更是害国的行为。因为打骂诅咒不仅削弱了爱国的力量,而且损害了祖国的形象。 三、经济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把关心和维护祖国荣誉、利益,以及把推进祖国文明进步、献身祖国的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政治选择和道德取向的思想理念,在世界尚存民族国家分别时,理所当然应该以维护本国本民族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在面临国际贸易、金融往来和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带来的巨大冲击时,都会强调经济爱国主义。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尤其强调经济爱国主义,一方面在抵御外资并购内资企业、防范本土商品和服务遭遇外来冲击等方面,实施市场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对一些新兴产业实行打压。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也出现了呼吁经济爱国主义的观点,其主要内容为:一方面国家要在当前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下,实行“经济爱国主义”,“抵制洋货”、“购买国货”,以“国货消费”行为来保护民族工业;另一方面,个体要在中央大力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语境下积极消费,强调“买房就是爱国”,“积极消费就是爱国”。 这种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孪生产物,是国家民族主义在经济上的表现,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是经济保护主义的一种形式。它既要求政府动用行政力量审核、限制外国公司并购本国企业、产品进口,保护国内企业或产品,也要求人们的消费行为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的资本谋求与政府联手,用并购方式占领我国市场,而我国企业的资本力量又不足以与之抗衡,从而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某种程度的阻挡,以赢得宝贵的经济结构调整时间以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二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或明或暗地采用一定限度的“经济爱国主义”干预经济活动以保护本国的经济安全,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因而部分中国企业和民众认为中国也应该实施“经济爱国主义”;三是世界经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为拉动内需为主,为了刺激民众消费,一些学者把消费行为意识形态化,并使其与爱国主义捆绑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过分强调保护民族落后产业和企业的经济民族主义,最终会有损国家竞争力,而把消费行为意识形态化的“消费爱国主义”,则是对人们消费的一种道德绑架,最终也只是消费并伤害人们的爱国情感。 四、爱国但不认同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推进,我国也出现了一种离开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去抽象地谈论热爱祖国的虚无主义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完全可以分开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并不意味着必须认同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出现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党和政府没有有效解决老百姓所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执政党的腐败问题,导致人们对党和政府的疏离感、不信任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不足;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先进的传播手段,不断鼓吹人权高于主权、政治多元化、经济私有化、军队国家化、领土分治化等思想观念,制造人们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的崇拜,同时利用我国在民主建设、民族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存在的失误,攻击我国民主、人权,煽动人们对政府的不满,使一部分人对西方世界的民主和繁荣充满仰慕,他们希望中国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三是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主张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在战略政策方面,鼓吹全球资本主义化。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一些人也开始认同,只有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政治”才是最好的民主形式,主张用西方的多党制、三权分立制,竞选制等来取代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等。 “爱国不认同社会主义”的观点,实质上是对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是对“西化”、“分化”的某种程度的迎合。祖国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借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环境”,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在内容上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文化历史,也包括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国家制度。在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国家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也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来抽象地谈论祖国。对此,邓小平曾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过:“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4]因此,要特别警惕“爱国但不爱社会主义”观点背后的“西化”、“分化”的实质。(朱桂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来源:求是理论网 敬业价值观及其实现 在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一个针对公民个人行为的重要价值要求。作为价值要求,敬业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伦理或职业道德,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观。敬业为什么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敬业价值观的内涵和精神是什么?如何使敬业价值观变成公民个体的工作常规和生活动力?厘清这些问题,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 敬业之理论与实践依据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中,每一个所倡导的价值观都涉及一个特定领域,规范和调节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敬业所涉及的是公民个人与生产劳动、职业活动之间的价值关系。敬业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有深刻的理论、历史与实践依据。 敬业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敬业之“业”,涵盖了人们所从事的一切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劳动领域和工作领域,而劳动和工作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劳动和工作的珍视,本质上就是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根基的珍视。敬业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本质上就是由劳动和工作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从哲学历史观的高度审视,敬业价值观所规范的内容,触及到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没有生产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也就没有全部的人类社会生活。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发展到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始终是生产劳动支撑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实。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要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要言之,生产劳动的重要性决定了敬业价值观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敬业价值观有悠久深厚的历史积淀,为各个时代和民族所珍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都非常珍视敬业的价值。在不同民族所概括和提炼的各种价值要素中,很多价值都是以劳动和工作为轴心确定的。勤奋敬业、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等,既是对人类劳动态度的价值描述,也是各时代各民族所珍视的优秀劳动品质。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智慧和勤劳的民族,素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史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愚公移山历来被视为最伟大最珍贵的品质。与中华民族一样,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视勤奋敬业为一种珍贵的精神价值和品质,都有一部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在当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强烈的职业感、职业精神、创业精神为大多数人所普遍重视。从这里可以看出,敬业价值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价值,同时也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 敬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把敬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加以倡导,也有充分而深刻的实践依据。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当今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梦想总归要变成现实,从梦想到现实的转变必然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需要艰苦奋斗,需要勤奋敬业,需要拼搏奉献。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奇迹,就是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结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需要苦干实干。从这个意义上说,敬业价值观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并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敬业之内涵与精神 敬业价值观的诸多内涵在人类思想史上已经被深刻地阐释和概括过,很多方面的要求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变成普通的生活常规。敬业价值观有时很高迈,有时又很普通;有时很理想,有时又非常平实,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和境界。 敬业首先是一种对待劳动、工作、职业、事业、使命、义务、职责的敬畏态度和负责精神。人生活于社会之中,都从事某种特殊工作。人的一生总是在某种特定的职业生活或工作中度过的。如何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投入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敬业价值观首先要求人们尊重和认同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工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有所敬畏和认真负责,是对待工作的起码态度,也是敬业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论及职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时,首倡一个“敬”字,专注一个“敬”字。孔子及其弟子历来珍视“敬”的价值。孔子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视为仁德的基本要求;把“事思敬”作为对待一切工作的总要求。做事的精义就在于“敬事”。从今天来看,“敬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确立尊重劳动、珍视工作的态度,就是要确立劳动神圣、工作神圣、事业神圣、创造神圣的信念,并以此作为工作的基本信条。 敬业的深层含义还在于要有全身心投入的专注精神和勤奋、刻苦、执著、精益求精的品质。尊重、珍惜、敬畏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但要真正把工作做好做精,还必须刻苦勤奋,苦干实干,精益求精。这是对待一切事业和工作的根本态度,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不仅是党和国家所倡导的整体工作作风,也是每一个个体对待自身工作的正确态度。中外古今,凡成就一番事业者,凡各行各业的那些成功者,无不具有这种对工作对事业的勤奋、刻苦、执著、专注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集中体现在对工作对事业全心全意、尽心竭力、一丝不苟、甚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著精神;体现在刻苦耐劳、废寝忘食、乐以忘忧的吃苦精神;体现在终始如一、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为了一项事业而放弃生活享受,为了一个愿望而终身投入,为了一个承诺而善始善终,一天不做工作就感到若有所失,都是这种精神品质的表现。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可以作为敬业价值观的一个经典注解。 敬业的第三层含义是视职业、工作、劳动、创造、贡献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视劳动和工作为实现个人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基本途径。这是敬业价值的最高境界。审视人们的工作动机和动力可以看到,人们从事一种工作的动机和动力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的工作动机仅仅是为了谋生,为了个人和家庭生活幸福;有的人的工作动机可能是基于某种兴趣爱好,基于一种理想的人生规划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些人则把工作视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视为一种人生价值追求或生命追求,视为个人自我实现的基本途径,甚至把工作和奉献当作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价值等级上考察,第三种工作动机当然具有最高层次的价值和意义。敬业价值观的最高境界就应当是视工作为公民责任和自我实现的途径。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这样的敬业典范,他们的境界是值得人们仰慕和崇敬的。 践行敬业价值观之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要在践行。不培育,敬业价值观不会自动生成;不践行,一切美好的理论和蓝图都会成为空谈。践行敬业价值观的途径很多,这里简要指出两个最重要的、最现实的方面。 确立强烈的职业感和职业精神是践行敬业价值观的基础。质言之,职业感和职业精神就是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执著精神。政治家的公共服务精神、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学者的坚守精神、教师的教书育人精神以及普通劳动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专注精神,都是职业感和职业精神的体现。没有职业感和职业精神,什么工作也不会做好,什么事情都可能半途而废。因此,培育和践行敬业价值观,首先要从培育和践行职业感、职业精神做起。培育和践行职业感、职业精神难也不难。不难是因为做好很多工作并不需要投入多大的物力财力,也不需要太优越的客观条件;难就难在它需要精神的贯注和执著,需要持之以恒、终始如一的坚守精神,有些时候甚至还需要一些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孤独的意志品质。而这后一点恰恰也是芸芸众生中的很多人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培育和践行敬业价值观的关键是要有始终如一的坚持精神,关键是要有“人不知而不愠”的寂寞胸怀。 践行敬业价值观要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和本事。衡量一个人是否敬业,不仅要考察其工作、事业的精神层面,也要考察其工作、事业的客观效果层面。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和社会贡献无疑是衡量其敬业价值观的客观标准。要使一项工作或事业产生切实的成果,就不仅仅需要工作的热情、工作的投入和工作的品质,还需要工作的能力和本事。只有热情而无工作能力与本事,是不会产生良好工作成果的,恰像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其敬业精神也会大打折扣。敬业不能空谈,敬业与财富的创造、工作的推进、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打铁先要自身硬”,没有本事肯定会误事,也可能会做蠢事、做错事,会导致工作失败或发展受挫。因此,为了使敬业价值观落到实处,为了使敬业精神切实产生有益的效果,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和本事。 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宏观视野审视,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首先,我们从事的是新的事业,新的事业需要新的本领和本事,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缺乏这样的本领和本事。其次,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一个人不学习必然会落后于时代,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习近平同志在论及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增强本领的重要性时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这是对全党的要求,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的要求。要做好你所承担的工作,要履行好你所肩负的职责,就必须要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和本事。这就是敬业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最现实的一个要求。( 来源:光明日报) 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诚”,就是真诚、诚实;所谓“信”,是指守信、信用、信任。“诚”是“信”的内在依据,是“信”之根;“信”是“诚”的外在体现,是“诚”之用。“诚”与“信”的结合,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行为准则的统一。孔子把“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孟子将诚、信结合在一起,提出道德修养论。程朱理学把“诚”推到了道德本体论和哲学本体论的绝对化巅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视“诚信”为立身之本和自身的道德修养,历经时代变迁,逐渐形成了“诚信”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评价标准。 诚信是人类的普遍道德要求。诚信在人际关系、社会秩序、治国理政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文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根基。现代社会,从普遍的道德要求出发,诚信应包括诚实劳动、恪守承诺、真诚待人三个方面。其一,诚信是劳动创造的态度和品德问题,要求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尊重客观事实不作假,不投机取巧、偷奸耍滑。其二,诚信要求人们遵守诺言、契约,既包括由人们自己承诺而引发的特定权利和义务,也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令、规章制度等规定的普遍权利与义务,反对毁约和违背诺言的行为。其三,诚信要求为人做事实在、实诚,不欺人亦不自欺,反对虚伪和欺骗。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基本社会属性,或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其立足点都是诚信。以国家层面为例,诚信在现代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中起着基石作用,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以诚信为基础;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本身就是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和基本手段;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诚信的缺失,将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世情冷漠、腐败横行、犯罪高发。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而诚信处于基础地位。 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意义 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高度,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倡导和培育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既是党应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的重要举措,也是通过社会伦理规范对接主流价值体系以凝聚社会共识的一次尝试。 我们党历来重视诚信建设,并把诚信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明礼诚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坚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强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党的十八大将诚信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是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社会转型期呼唤诚信的价值回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绩喜人,中国人富裕程度明显提高。但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却暗流不息。社会转型期,诚信的缺失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积极倡导和培育以“诚信”为基础的核心价值观,加强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是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有效途径。 践行和培育诚信价值观的路径 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和系统工程。当前,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建立诚信政府。古人云:“政者,正也。”要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树立法治思维,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政;依法公开政务信息,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消除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制度科学、合理、有效,运行依法、规范、高效,不能政出多门、朝令夕改;政府官员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树立诚信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 重视制度建构。诚信价值观需要倡导和培育,更需要科学的制度建设来保障。在健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国际规范接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关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出台体现了顶层设计对当前经济社会运行中不诚信现象的重视,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积极推进。 营造诚信氛围。一是开展系列诚信教育,使人们明确在信用经济时代如何利用“信用”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如何通过诚信的收益累积增强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从而增强人们诚实守信的行为动力;二是加强宣传,积极营造讲诚信的社会文化氛围,引导、教育人们在社会生活、商业活动中诚实守信;三是大力宣传诚信道德模范真实感人的事迹,营造诚实守信光荣、虚假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诚信道德模范的道德标杆和社会辐射效应。 加强诚信监督。当今社会之所以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关键是监管不到位,惩处力度不够。一是要动员社会公众的参与,让公众拥有足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一经发现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失信行为,就应该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曝光,使之成为过街老鼠;三是依靠法律的威严与制度的力量,可借鉴西方对处理假冒伪劣的立法和执法经验,对制假卖假者绝不轻饶,增强法制的威慑力。 友善:必须着力倡导的价值观 友善的本义是指像朋友一样善良。友善既是高尚的个人美德,也是重要的公民道德规范,在维系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转过程之中,竞争压力不可避免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无疑能为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良序、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实的价值基础。 友善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和品质的统一 “友善”源自人们对于善价值的追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友爱分为善的友爱、有用的友爱和快乐的友爱三种,认为善的友爱才是稳定、持久,值得人们追求的。在这一意义上,“友善”意味着人们对于他人的自我道德投射,即发现他人与自我的道德相似性。对他人的“友善”本质上是对于他所具备的优秀品质的推崇。就此而言,“友善”的发生基于人们对于美德的追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友善”也表现出了与亚里士多德相似的内涵。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则强调与人为善,其内涵都在于以善为原则帮助成就他人。因此,“友善”不是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而是人际之间为了实现善价值的相互促进和帮助。作为公民道德规范的友善,本质上是指友好善良的公民伦理关系和公民秩序。 友善是处理公民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友善作为处理公民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由公民关系所内在规定的。在宗族社会中,血缘关系是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主要依据。而在现代社会中,公民关系则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生活的根本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友善,意味着:公民之间必须建立公共意识,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只关切自我利益的实现,必须将他人纳入自己的视野。友善作为公共道德,要求人们能够明晰自我权利与他人权利之间的边界,在维护自我权利的同时也维护他人权利。 友善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公民身份决定了任何公民都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每一位公民都必须与其他公民交往,并且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公民需要在共同生活中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个人利益之间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如果缺乏友善的道德品质,公民之间就难以跨越差异和矛盾的沟壑,共同生活将变得非常艰难。作为公民基本道德品质的友善,既指向他人,也指向自己。怀一颗善良的心、成为善良的人是友善的前提。把善心传递给他人的过程就是“友善”。因此,友善也是公民进入社会生活的道德姿态。友善的品质促使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寻求相互认同,积极、主动地履行彼此间义务,以善意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友善是建立维护和谐社会的伦理秩序。友善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是建立维护和谐社会的伦理秩序。首先,友善维系着公民之间的平等。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平等是友爱固有的特点。友善是建立在主体的平等地位之上的,友善的双方都拥有共同的要求,彼此间有着同样的愿望。其次,友善维系着公民间的真诚。友善不是一种偶然的情绪,而是一种稳定的道德联系。在这种联系之中,公民之间真诚相待,建立互爱互信的伦理秩序。再次,友善维系着公民间的互助。友善虽然不以互利为前提,但是在友善的联系中,公民之间进一步巩固了互助的关系。在公民互助中,大家都平等相待,没有任何公民因为给与帮助或者接受帮助而处于人格的优先或者弱势地位。 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作用 “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友善”价值观的引领下,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生活的张力、调解社会心态、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友善”价值观有助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紧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竞争压力,二是多元价值观所带来的差异性。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激发了公民的竞争意识,公民间的矛盾被放大、激化。“友善”价值观则能改变公民看待他者的视角,引导人们把其他公民当作社会生活的伙伴,而不是仅仅强调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友善”价值观也会引领人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公民间在生活方式、文化、观点等方面的差异,在社会生活中求同存异。“友善”价值观有助于人们用更多的理解填充你我之间的沟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友善”价值观有助于改善不良社会风气。“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人们更多地理解、包容、团结其他公民。但这种理解和包容不是没有道德标准的纵容。近年来,公共权力的腐败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中国式过马路”等公共生活失序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都根源于对于公共利益的漠视、公私边界的模糊和公民个体意识的过分膨胀。“友善”价值观在增进公民情感、发挥社会凝聚力的同时,有助于人们划分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边界,在行使公民权利的过程中意识到自我行为的社会意义和对于其他公民的影响。这无疑是消除不良社会现象、改善不良社会风气的根本途径。 “友善”价值观有助于消解社会心理矛盾。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和问题也势必导致社会心态的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经济机制以及各项制度尚在调整和完善之中,加之人们在天赋、能力、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别,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社会群体的分化。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心态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失衡的现象。比如仇富心理、仇官心理以及在财富面前的浮躁情绪等。社会心态失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社会群体之间缺乏相互通达的桥梁。树立“友善”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友善”价值观能够帮助人们以阳光心态看待其他公民,从积极的角度肯定他人、尊重他人。在群体层面,“友善”价值观能够让人们在群体之间传递友爱的讯息,并且在实质层面予以相互帮助。 “友善”价值观有助于建设社会互信体系。“友善”价值观内涵对于诚信的本质诉求。基于“友善”的诚信有两个向度的伦理意义。第一个向度是“诚”。“诚”意味着公民要胸怀坦荡,实事求是,不遮蔽自己的良知,按照德性生活,恰如孟子所言的“诚者自成”。诚信的第二个向度是“信”。“信”要求公民对他人信守承诺,不诈不欺,充分履行自己在承诺中的义务。需要指出的是,“信”还要求公民敢于信任他人,敢于在社会交往中走出自我防备的心理阴影。“友善”价值观有助于人们秉持诚信之德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担当承诺所赋予的责任,消弭人们心中的隔阂。“友善”价值观还能通过拉近人们的情感距离使人们对于承诺有更强的责任感。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通常与情感密切相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密切,相互的信任程度就越深。公民之间的“友善”交往将为互信的深化创造有利条件。 着力在公民道德建设上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 “友善”价值观是公民美德和社会公德的统一,在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伦理支持。 把友善当成一种社会需要。在公民道德层面培育“友善”价值观,就必须将其融入社会生活之中,把“友善”当作社会的内在需要。首先,要培养公民的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在社会层面培育友善观,就必须树立公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感。只有当公民认同所生活的社会体系,认同公民身份,才会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积极地参与社会交往,与其他公民建立善意的情感联系。其次,要在社会制度建设之中彰显友善观念。要鼓励公民的团结合作,通过制度建设在公民之间构筑互利互惠的渠道,让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合作体系的成果。再次,要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各层面宣传、提倡友善观念,形成友善文化。要发挥社会教育体系和公共媒体的作用,围绕友善价值观开展公民互助活动,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感受、体验相互友善的温暖。 把友善当成一种个体自律。对于公民个人而言,培育“友善”价值观,就要实现对于“友善”价值观的内化,使之成道德自觉。首先,公民要加强对于“友善”价值观的道德认知,明晰友善观是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重要基础,充分认识这一观念对于开展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作用。其次,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培育友善的道德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宽容、忍让和友爱,在坚持道德原则的前提下理解他人、理性地处理人际关系。特别要自觉遵守社会规章、制度,在规范自我行为的同时磨砺道德意志,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再次,在社会生活中要做到权利和责任、义务的平衡、对等,在维护和促进自我利益的同时,也要努力完成作为公民所应该承担的职责,爱岗敬业、诚信待人。 把友善当成一种道德境界。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友善”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约束的层面,而应该上升为道德境界。如果道德约束是一种消极的道德姿态,那么道德境界则是一种开放的、积极的道德理想。追求友善道德境界的过程就是无私奉献、追求崇高、升华人格的过程。帮助人们树立友善的道德人格,有赖于在社会层面建立正义的道德回馈机制,为公民的道德实践提供广阔的平台。一要形成惩恶扬善的社会风尚,让追求崇高的行为获得社会的肯定和赞扬,树立和宣传道德典范。二要使善行得到善报。当人们见义勇为,无私帮助他人时,要为他们的善行提供有力支持,对于他们的奉献和牺牲进行社会性的补偿。比如建立见义勇为基金、成立道德银行,充分保障道德主体的合理权利。 把友善当成一种公共秩序。要保障友善观对于社会生活的有效引领,就必须在公共秩序层面培育友善价值观。建立友善的公共秩序,首先要在公共文化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通过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框架内引导公民寻求共同的价值诉求,能够加深公民认同,避免价值相对主义的危险,确保社会生活在正确的轨道展开。其次,要在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民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公共秩序决定了公民实现自我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方式。友善的公共秩序强调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统一。友善的公共秩序毋宁是一种和谐的力量,在规范公共生活方式的同时,为公民权利和公益提供保护。再次,要在公共道德中塑造公共精神。从私人领域迈向公共领域意味着从熟人社会迈向陌生人社会。社会形态的转变对于人们的道德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转变中,人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既成为一位好人,又成为一位好公民。友善的公共秩序中,人们不仅要必须遵守社会制度和法律规章,更应该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在公共生活中扮演主体性角色。它本质上呼唤公共精神,期待人们在公共领域的道德自觉。 ——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