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无锡8月4日电(通讯员徐娜娜徐栋)为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状况,在前期调研基础之上,7月11日至13日,玛雅吧 爱尔兰学院“爱国·逐梦”暑期实践团队再次深入靖江市徐周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调研活动。结合徐周村的特色,调研团探访了徐周村的生产合作社与“生态采摘走廊”,并深入乡村发放问卷,深入了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这也是“决胜全面小康,追梦乡村振兴”主题的调研实践活动的中期环节。
调整农业结构,生产合作社收获颇丰
调研团实地走访了徐周村芦笋种植基地,这是徐周村最具代表性的合作社。在这里,队员们看到了郁郁葱葱的芦笋,“芦笋是一种“坚强而又娇气”的植物,它不需要像其他作物那般每年播种,芦笋本体能存活十几年,食用部分的芦笋沿芦笋根茎边上生长,类似于竹笋,3-12月份每天都会有新鲜芦笋。但芦笋对于温度要求与采摘要求较高,每天凌晨3、4点是最佳采摘时间,太阳升起后采摘则会伤害芦笋。”徐经理如是介绍,给队员们实实在在的上了一节农业科普课。随后,队员们对芦笋进行了仔细观察,学习了芦笋的其他相关知识。
图为徐经理在给团队成员介绍芦笋种植的详细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朱晨龙供图
队员们了解到,徐周村的土地现已实现100%流转,政府以一定的标准给予农民土地流转费。个人大户按需求承包土地种植,享受一定补助,降低了承包户的压力。同时,承包商雇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富余劳动力进行一系列的生产、种植活动,发放工资,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这些都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调研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村民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扶持和人员安排比较满意,村民争相发展农业经济,对徐周村建设充满信心。
小农经济既耗费精力又难有收益,大范围合作社经营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徐周村将土地流转,吸引投资者承包经营,有效推动力土地增效,实现农民增收。
不断延伸产业链,徐周农产品销全国
团队在徐周村姜姗姗书记的引导下进一步走访了芦笋加工厂,在这里我们看到“工人们”正在有序的挑选、清理、包装芦笋。据姜书记介绍在这工作的都是当地村民,村内农产品除了直销外,承包商与盒马鲜生等多家生鲜电商平台合作。平台每日向承包商下订单,承包商与村民达成长期雇佣关系,村民经培训上岗采摘、包装产品。这不仅拓宽了销路,还带动了村民就业,村民参与采摘、包装等都能获取相应报酬,村民还可以通过承包商在基地承包种植进行创业。村内除芦笋外,拥有苗木果园、土鸡土鸭、葡萄采摘、休闲垂钓等十余项农业项目。
图为芦笋包装工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朱晨龙供图
“有活一起干。有钱一起赚!”谈到这里,工厂的阿姨们都笑得很开心,他们对目前的经营模式非常满意。目前,村里还在支持建设民宿、芦笋体验园等服务业,努力实现芦笋一二三产业融合。
探索“旅游+”模式,以全域旅游盘活农业经济
在调研期间,团队走访了村内十余项农业合作项目,充分了解了徐周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经营模式。团队走访了“生态采摘走廊”,它将村内的农家乐、苗木果园、水果采摘、休闲垂钓、芦笋基地等项目有效串联整合,用全域旅游概念,以旅游带动乡村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徐周村走访拍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朱晨龙供图
在走访的基础上,团队分别向当地村民发放了100余份问卷,向他们了解徐周村现有农业发展模式与乡村旅游对他们生活的实际影响,以及乡村建设的其他情况。村民们十分热情,主动与队员沟通当地的政策情况。对问卷进行分析发现,村民们对于当下的政策满意度虽高,也能够遵守村规民约,但是“自律”意识不强。因此,团队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乡村与垃圾分类回收知识上门宣讲的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引导村民认识到乡村建设、国家建设的每一项要求是村民们应主动担当的责任,不是为他人所迫而不得已为之的事。此外,团队走访了10余户独居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陪独居老人聊天、做家务、给他们讲解新政策,讲外面的故事,教他们学习使用手机看新闻等。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科技振兴。调研发现,徐周村在几十年的探索中初步实现产业振兴,但科技与人才急缺。成员们经过实践调研明确了“服务三农”的目标,立志提升专业素质,将现代化科技带进农村,以科技兴农、利民。
(爱尔兰学院撰稿:徐娜娜 审核:孙台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