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2012年6月4日第6版
本报记者 过国忠 本报通讯员 刘登明
近日,当记者走进太湖之滨的玛雅吧 ,看到学校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安装的电子指示屏,正显示着太阳能车棚里的剩余车位;远远就能见到的三台风车正在旋转发电,为部分路灯提供能源;拔地而起的近
5000平方米“智能工厂”用房,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这是学校近年来大力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建设,而呈现出的新景象。前不久,他们的做法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借势谋划,融入地方,推进国家级物联网示范校建设,带动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无锡是江苏乃至全国的制造业高地,几年来,又先后首批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物联网示范市。为此,学校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借助无锡物联网产业集聚的先发优势,在
2010年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物联网示范校的目标,并派出三批教师赴美国考察物联网技术,组织物联网专业骨干教师参与市政府“以长三角物联网终端应用推动前沿技术的开发”课题研究。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应用及专业设置,牵头制定高职物联网相关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物联网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致力物联网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实施“感知工业——智能工厂”、“感知校园——校园示范物联网建设”项目,并建立了物联网技术学院。
据了解,学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已成为无锡市重点建设专业,传感器技术、智能楼宇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一批新专业正在建设之中;含有
8个实训室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已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智能安防、绿色照明、太阳能监控、风能监控等物联网建设子项目相继完成,成为感知校园的新亮点;投资3000多万元的“智能工厂”年内建成后,将成为无锡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和服务基地。此外,体现物联网技术应用成果的“未来课堂”授课和“资源云”体验展,2011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示会上大受代表青睐。
这所学校的物联网建设已成为“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重点改革项目和标志性成果。尤其是建立江苏省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以来,开发出的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已有省内多所学校得到应用。学校还受无锡市政府委托,联合几十家企业和院校牵头成立了无锡市物联网职业教育集团,通过理事会的活动带动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为物联网企业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
开放合作,强强联合,推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高职院校建设,构建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平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高职院校如何走出一条新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几年来,学校领导在思索着,提出了加快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建设的新思路,并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
学校自成为总部设在美国的“社区学院国际发展协会”中国唯一成员单位后,又通过参加年会、互访等途径,加强与协会成员单位交流,并充分利用国际职教组织的专业、课程、职业资格证书和师资等优质职教资源,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高职院校。
2009年,学校与协会成员单位美国北卡州彼特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机械技术专业副学士学位高职人才。美方教师加入该校的机械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共同探索适用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课程模式、教学模式等,并开展了中美师生互访活动。此外,通过协会成员学校介绍,
IBM、GE、西门子等许多大公司来校洽谈合作项目,并捐赠2000万元以上产品,设置了10多项奖学金。
今年以来,学校又与美国、日本、越南、丹麦、芬兰等国高校频繁交流沟通,加紧洽谈师生短期培训、学历教育合作办学和招收留学生等合作项目,并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不断扩大教育国际化。
《科技日报》2012年6月4日版面